床头“小喇叭” 暖心“小锦囊”!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创新服务真贴心!

作者:

       在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A病区的病房里,一块块粉白相间、带着 “小喇叭” 造型的提示牌,成为守护患者术前阶段的 “暖心锦囊”。这些由护理团队设计的 “术前专属提示牌”,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和直观图标,清晰呈现出术前准备要点,让患者从繁琐口头叮嘱里解脱,稳稳接住术前关键信息。

从“反复叮嘱”到“顺口溜+图标”的护理巧思

       患者术前,需牢记禁食禁水、个人准备等诸多事项,可在紧张情绪下,口头叮嘱常被患者 “左耳进右耳出”。曾有患者因没记清禁食要求影响手术安排,也有患者因指甲、首饰处理不当,术前临时忙乱。护士长李欣查房时发现这一痛点,反复琢磨“能不能把术前要点,变成好记又好看的提示”?于是,这张 “术前准备提示牌” 应运而生。

“三查三对”让提示牌“说到做到”

       设计出提示牌,更要让它 “落地生效”,护理人员制定标准化流程,让提示牌不只是 “摆设”,而是真能帮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精准放置:责任护士根据手术排班,术前一日把提示牌送到患者床头,若是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护士会特意指着牌子,一句句地读、一点点地解释,把顺口溜转化成患者能听懂、能执行的 “行动指南”。

       床边互动确认:护理团队在查房时,不只看牌子在不在,而是逐床和患者互动“考一考”。比如,指着“卸剪指甲不化妆” 问:“阿姨,您指甲剪好没?可不能带指甲油进手术室哟!”借着提问,再把要点强调一遍,确保患者真明白。

       术前查漏补缺:手术前一晚,夜班护士会再次核对提示牌内容,看看患者 “空腹时间够不够”“首饰假牙摘没摘”……发现没做好的,赶紧帮患者处理,让提示牌真正成为“术前把关人” 。

小牌子撬动大安心:患者点赞的“护理温度”

       这张提示牌投入使用后,患者特别认可,手术患者遇上“过来人”,还会主动分享:“你看这小喇叭牌子,照着做准没错!”医患、患患间,借着这张提示牌,传递出稳稳的安心 。

     “以前护士说术前要干啥,我越听越慌,记不住还不敢问。现在有这小牌子,顺口溜好记,图标也明白,护士查房还帮我核对,手术前心里踏实多啦!” 患者张阿姨举着提示牌,对护理团队直夸好 。

     “护理创新不用多复杂,能解决患者实际难处,就是好创新。这张提示牌,把‘怕患者忘’变成‘帮患者记’,让患者术前少些慌乱、多些踏实,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李欣道出设计初心 。

藏在细节里的护理温暖

       在包头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A病区,这张粉白“小喇叭” 提示牌,看似不起眼,却藏着护理团队的大用心 。它没有高深技术,却用“顺口溜 + 图标”的巧思,把专业医疗要求,变成患者能懂、能做的生活指引;它不是惊天动地的举措,却以“盯细节、管小事” 的坚持,让患者在术前感受到“被重视、被照顾”的温暖 。就像患者说的:“这牌子虽小,却让我看到护士们的贴心,原来医疗服务,也能这么接地气、这么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