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在包召开
作者:

7月5日,由内蒙古抗癌协会主办,包头市肿瘤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承办的内蒙古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在包召开。
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搭建起一个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治疗理念与精湛医疗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对提升内蒙古地区相关肿瘤诊疗水平、推动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会上,大会主席李鑫教授、迟宁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会议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内蒙古抗癌协会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云志中,包头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田庆刚,内蒙古抗癌协会理事长巴彩霞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定伟教授等依次致辞。
叶定伟教授对内蒙古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支持和鼓励。巴彩霞教授对国家级专家的亲临指导表示感谢,并阐述了男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肿瘤防治任务的艰巨性,肯定了两个专委会过去在学术活动、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希望专家们能借助此次平台碰撞思想火花,推动学科发展,助力“健康内蒙古”建设。包头市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田庆刚教授对远道而来传经送宝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与优势学科,尤其是泌尿外科成为首批肾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试点单位的成果,希望借助此次会议提升内蒙古泌尿系肿瘤技术水平,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议程丰富且紧凑,涵盖多个重要环节。在“大咖谈泌尿”环节,戴波教授带来《保留性神经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手术技术要点与临床经验;杨勇教通过《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治及进展》梳理了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流程及方案;韩苏军教授解读《2025 ASCO GU 晚期前列腺癌新进展》,让与会者及时了解国际前沿研究动态。众多专家的精彩分享引发热烈讨论,张宁、赵强等专家积极参与,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研学精讲”环节同样亮点纷呈。岳长久教授探讨《尿路上皮癌全分期ADC治疗中国探索及展望》,分析了新型治疗药物在国内的应用前景;马旭东教授讲解《机器人手术血管处理体会》,分享了机器人手术方面的个人体会。李国峰、黄永君等专家参与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对相关疾病治疗的认识。
“青年讲坛”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乔建坤教授分享《前列腺癌ADT治疗升级新选择》,展现了青年一代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创新思维;莫仁教授带来《尿液游离DNA比色平台在泌尿系疾病居家预测中的创新探索》,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经验。岳根全、刘晓东等专家的点评与讨论,激发了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
“专题报道”环节,景奇教授解读《局部晚期及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新一线治疗方案》,张惠洁教授分析《晚期肾癌治疗策略》,于昌连、管智慧等专家参与讨论,进一步丰富了与会者对肿瘤综合治疗的认识。
“守护讲坛”聚焦护理领域,吴云涛介绍《‘一码通’三维宣教体系——泌尿肿瘤围手术期护理治疗改进实践》,分享了护理创新模式;韩娜讲述《破茧重生-阴囊坏疽患者精准护理与康复的进阶之路》,展现了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李静探讨《以温制痉——开启膀胱“舒缓模式”》,强调了护理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点。冯艳慧、张宏等护理专家的讨论,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国内针对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技术虽有显著发展,但区域间仍存在差异。此次会议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等众多知名医院的泌尿外科专家教授,共同探讨泌尿系统和生殖肿瘤的难题与热点问题,旨在提高内蒙古地区的诊疗水平,让当地患者无需出自治区,便能享受到与国内先进地区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和治疗。
医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需要专家们相互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以提升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此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也为内蒙古地区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内蒙古抗癌协会的引领下,在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男性生殖及泌尿系统肿瘤两个专委会将持续推进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与科普宣教,推动规范诊疗惠及更多人群,为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贡献强大的医学力量,在肿瘤防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