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肿瘤医院举行核与辐射应急救治演练
作者:

8月7日下午,随着副院长张茂一声令下,包头市肿瘤医院2025年度核辐射应急救治演练在外科楼一楼核医学科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演练以“某化工厂铯元素泄漏、7人受到辐射暴露”为模拟背景,按照“接警—响应—检测—洗消—救治”全链条展开,全面检验了医院核辐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铃”声就是命令
15:30分,医院总值班室电话骤响:“我们是XX化工厂,实验室疑似铯泄漏,7人需要紧急救援!”值班员迅速记录关键信息并上报,医院在3分钟内启动核辐射应急预案,核辐射应急小分队、后勤保障组、检测组、设备组等44名队员闻令而动,奔赴指定区域。
“生命通道”快速铺通
15:40分,医院东门至外科楼南门的应急通道完成警戒设置;门式放射性检测仪、α/β全身检测仪、局部与全身洗消设备全部到位;核辐射救治病房留观床位准备就绪:药品、监护设备准备就绪......院感、保卫、后勤等多部门联动,确保“绿色通道”高效、安全、无污染。
7名“伤员”依次过检

15:55分,转运车辆驶入外科楼南门。7名模拟伤员(其中3人被辐射)在医护人员引导下依次通过门式检测仪——3人触发报警,被迅速分流至洗消室;其余4人无污染,沿专用路线安全撤离。
洗消、救治无缝衔接
在洗消室,3名污染人员先接受局部擦拭、再进入全身淋浴洗消。经α/β全身检测仪二次确认,3人全部达到无污染标准。1名伤员随后被送入核辐射救治病房,生命体征监护、辐射剂量评估、心理疏导同步展开。
16:10分,随着最后一名“伤员”安全转入病房,包头市肿瘤医院核辐射事件应急演练顺利结束。
专家在点评中表示:流程衔接有序、团队配合默契,但在响应速度、流程规范与细节把控上仍需精进。
张茂在总结点评中用“组织有序、技术规范、衔接紧密”肯定了演练成果。同时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一是转运人员须统一佩戴明显标识,后勤、检验、救治等岗位要进一步细化职责、明确分工;二是设备、抢救车、药品及采样样本须提前按清单逐项备齐;三是防护用品,包括手套、N95口罩等,必须严格按照规范配备和使用。
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下一步计划下半年将再次组织演练,届时将细化脚本、配齐队员备包,并邀请上级相关部门联合参演,以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协同处置机制,提升全市核辐射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张茂表示,医院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优化应急预案,强化人员培训与装备升级,切实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核”安全屏障。